2024中超首轮5大初印象

2024赛季的中超联赛和2023赛季相比,政策层面有了一定幅度的调整,比如允许异地迁移和球队冠名,比赛本身主要是四个方面政策的改变:其一,中超外援政策由报5上4改为报5上5;其二,中超实施精确补时,换而言之便是超长补时;其三,中超强化赛风赛纪监管,尤其是重点整治替补席乱象及围攻裁判乱象;其四,中超在裁判管理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升降级、黑名单、允许俱乐部申诉等管理措施极为严格。
因为仅仅是一轮比赛,有关裁判管理的相关行动尚未体现出来,但外援政策、超长补时和赛风赛纪监管带给联赛的变化,在中超第一轮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这也是2024赛季中超最大的改变。
【外援变化】
场均首发或出场还是4外援
2024赛季中超外援政策进行了调整,由此前的7654改为了7655,即全年总计累计注册7人,单个转会窗口同时注册6人,大名单报名5人,出场5人。
外援政策调整之后,各方对此也有所争议,有人认为会增加比赛精彩程度,有人认为会影响本土球员出场名额。实际上,在此之前本报分析时就明确指出,报5上5和报5上4,外援的出场名额及出场时间并不会有显著的区别,因为伤病、状态等原因,全年下来一支球队外援平常上场名额其实仍旧无限接近于4人。
第一轮比赛后,中超16支球队的外援出场情况是:
山东泰山 4+1(首发+替补,下同,同时在场4外援);
长春亚泰 4(外援有伤);
河南酒祖杜康 3+2(同时在场4外援);
青岛西海岸 4+1(同时在场4外援);
上海海港 3+1(同时在场3外援);
武汉三镇 4(外援有伤);
南通支云 4+1(5外援同时在场15分钟);
天津津门虎 5(5外援同时在场93分钟);
沧州雄狮 4(外援刚加盟);
北京国安 4+1(5外援同时在场20分钟);
成都蓉城 4(外援有伤);
青岛海牛 5(5外援同时在场45分钟);
浙江俱乐部 4(外援有伤)
深圳新鹏城 4(外援刚刚加盟)
梅州客家 5(5外援同时在场32分钟)
上海申花 5(5外援同时在场82分钟)
综合以上数据,2024赛季中超联赛首轮,在全部配备了5外援总计80名外援的情况下,首发外援只有只有66人,16支球队只有天津津门虎、青岛海牛、梅州客家和上海申花等4支球队使用了5外援首发,平均每场首发外援只有4.125人,也就是说,尽管政策已经允许报5上5,但中超外援首发实际上仍旧接近于报5上4。
同时上场5外援的球队,除了上述4支首发5外援的球队之外,还有南通支云和北京国安2支球队在比赛中有同时5外援在场。
统计数据显示,16支球队,5外援同时在场的时间只有287分钟,在所有球队比赛时间中的比例不到18.7左右%(按照90分钟加补时时间计算)。需要说明的是,只有3外援同时在场的情况也不少,外援平均上场实际上也在4人左右。
目前来看,中超外援政策调整之后影响其实并不大,随着比赛的进行,因为伤病等因素,中超外援出场情况大致也会维持类似的数据。
外援方面和2023赛季相比真正的改变其实是16支球队全部配齐了5外援,而在2023赛季,部分球队没有配齐5外援,由此,尽管报5上5的政策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影响,但外援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联赛的激烈程度。
不过,本土球员表现也非常顽强,中超首轮总计攻入了21个进球,其中外援攻入了12个进球,进球球员分别是安德烈(2球)、克雷桑、帕托、贾德松、卡扎伊什维利、贝里奇、阿代米、卡隆、安德里戈、纳萨里奥、弗兰克。本土球员攻入9个进球,进球球员分别是武磊(2球)、谭龙、王毅、王燊超、李扬、张玉宁、雷文杰、杨立瑜。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