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沈阳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郭晓峰 校园是中国足球的大本营

2021.12.30
在很多人的惯性思维中,一个地区的足球发展与当地的职业足球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在这种思维逻辑下,2020年,曾经无比辉煌的辽足最终只得到解散的结局。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沈阳地区的足球青训,以及校园足球运动开展会因为失去了职业足球的土壤而加大了难度,甚至会因此被推向下坡赛道……这是值得探讨的又一个重要话题。
专访沈阳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郭晓峰  校园是中国足球的大本营

关于校园足球和职业足球之间关系的问题,郭晓峰的看法很直接:“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是两个领域,目前的校园足球大部分球员也不具备成为职业足球梯队的实力,培养思路有很大差距。因此,尽管沈阳地区目前只有一支中甲球队,但并没有对校园足球的发展造成过度冲击,我们一直都在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

“这些年,我们一直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园足球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以提升国民素质,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和积累校园足球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参与校园足球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体系的构建并不以职业队是否存在为发展先决条件,但会充分尊重足球的行业规律,需要更多来自职业领域的高水平专家教练给予协助。这一层面,沈阳市足协和辽宁省足协都给予了足够的帮助。”同时,郭晓峰认为,正因为没有了顶级联赛的队伍,沈阳市校园足球的发展就显得更为迫切和紧要,一旦未来再度有中超球队落户沈阳,这里的足球文化和足球氛围,以及来自于基层的足球人才,不仅不会拖后腿,还能发挥好“人尽其才”的优势。

基础建设和品牌赛事两手抓

沈阳市校园足球的发展,一直都秉持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把事情做到实处为指导思想。郭晓峰说:“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已建有各类足球场地940多块,达到了每万人拥有1.14块,这已经超过了每万人拥有0.8块国家标准,全市足球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

市政府逐年加大资金投入,使全市中小学体育场实现了“塑胶化”,此外还投入资金3470万元,对全市347所拥有足球场的学校进行了“亮化”——变为全天候可踢球的灯光球场,并从2015年9月起分两批次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市民开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足球场,方便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市民开展足球和健身活动。此外,沈阳市在已建成的30余座笼式足球场的基础上,投入体彩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在市内五区公园、街道、社区、浑河两岸,以及各区县(市)乡镇、村屯新建了100个笼式足球场,并免费向市民开放;2016年,投资三亿元建成了拥有40块国际标准连片足球场地的“和平杯”世界足球公园。

以“和平杯”“市长杯”为品牌的足球赛事,是沈阳市极力打造的足球品牌赛事。“和平杯”是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化青少年品牌赛事,2020年3月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该项赛事从2015年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赛事规模逐年扩大,已从最初的8支参赛队,已发展到现在的200余支参赛队、4000余名青少年球员参赛。参赛队伍已经覆盖世界四大洲,包括美国、巴西、法国、日本、马来西亚等近20个国家,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60余座城市。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多次参加赛事开幕式,多位国内外足坛名宿和球星参与系列活动,中央电视台对每届比赛均给予报道和关注。而这些,都是沈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延伸成果。目前沈阳全市有195所中小学和43所幼儿园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其中和平区和法库县被认定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县(区)”,并且双双入选了全国校园足球的满天星训练营。沈阳市教育局已经围绕195所特色校构建了完整的双三级联赛体系,即校、区、市三级联赛和小、初、高三级联赛。在每所特色校中也做到了班班有比赛,年级之间有比赛,校际之间有联赛的广泛赛事体系。

今年6月,沈阳市教育局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自身积极努力,还荣获教育部批准承办2021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小学混合组和小学男子乙组两个组别赛事的组织承办工作。对沈阳校园足球来说,这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尽管由于疫情原因,今年教育部的此类赛事全都暂停,但是能够拿下承办资格,也证明了沈阳市的校园足球得到了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高度认可。

足球发展离不开教育

虽然职业足球和校园足球是两条“轨道”,但与职业足球一样,校园足球的开展也不能闭门造车,同样需要高质量的源头活水助力。沈阳市校园足球在扎实建设基础设施、强化赛事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还提倡找“外援”、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校园足球青训人才培养机制当中来,促进职业足球人和第三方服务走进校园。在这种模式下,沈阳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邀请到荷兰阿贾克斯、德国科隆足球队来沈阳举办高水平的足球交流活动。虽然因为疫情防控,近两年这方面的交流活动不得不减少,但疫情过后,这些交流还会延续下去。

东北地区的足球氛围,一直浓厚。因此,沈阳市与周边的大连市等兄弟城市建立起校园足球友好城市关系,互相交流足球理念,互访队伍、共同训练、交流比赛,让热爱足球的孩子们在奔跑、角逐中肆意挥洒汗水、释放青春、凝聚友谊。校园足球蓄芳自有花开时。今年4月份,沈阳市2名学生入选了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总营最佳阵容,同时入选2020年校园足球国家队。4月底,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获得2020年中国中学生女子五人制足球联赛亚军,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6月份,沈阳市还组织了校园足球夏令营最佳阵容选拔活动,来自全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250名队员参加了选拔活动,51人入选辽宁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最佳阵容。

“校园足球工作任重而道远,足球发展离不开教育,中国足球的发展也不可能只是依靠场上球员的努力,职业联赛、国家队是提升中国足球水平的排头兵,但是校园足球,则是给这些排头兵运送补给的后勤部队,作用一样重要。”郭晓峰说。中国足球这些年一直停滞不前,原因是多方面的,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的团队,同样也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而职业球员的成长,不可能只依靠教练和俱乐部,学校的配合、家长的思维方式、引导方式,可能都对球员在场上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方式、解决途径都有重要的影响。

“校园足球,不敢说能够走出多少职业球员,但是肯定能走出不少职业球员的家长,让这些家长的心中洒满阳光,他们的下一代,也会做好传承。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夯实基础,静待花开。”郭晓峰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而记者也真心希望,沈阳的校园足球能够如这座城市的名字一样,日益繁荣,洒满阳光。

在线客服 快速购买
关注 公众号
足球大赢家
关注我们
4008800246
咨询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