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青赛总结 大区赛是主要变化 主客场是未来趋势

9月14日晚,第四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下简称中青赛)男子U13组在浙江俱乐部中泰基地落下帷幕,恒大足校U13夺冠。两天前,男子U19组决出冠军,泰山U19队在点球大战中击败武汉三镇,成功卫冕并实现中青赛四连冠。此前的男子U15组,泰山U15队夺冠,同样获得中青赛四连冠。目前,男子组只有U17组尚未决出冠军。
历经前三届赛制演变后,第四届中青赛在赛程赛制上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划:男子U13组和男子U15组在原有的地方预选赛和全国总决赛的基础上,增加了大区赛环节,这也是本届赛事最大的赛制改变和亮点所在;男子U17组赛制保持基本稳定,即大区赛+全国总决赛;男子U19组则分为预赛、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比赛。
本届中青赛,在参赛队伍层面,男子U13组和往常一样呈现多种培养模式齐头并进的特点,男子U15组、男子U17组和男子U19组,职业俱乐部梯队和校园足球队伍是主流,冠军更多由职业俱乐部梯队获得。
【上篇】 赛况篇
新增大区赛环节
三冠决出泰山两冠
男子U13&U15组
男子初中U13组和U15组在赛制上基本一致,分为地方预选赛、大区赛、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和2024赛季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增加了大区赛。
中国足协根据地域分布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6个大区:北一区,黑吉辽及城市会员单位;北二区,京津冀鲁豫晋及城市会员单位;北三区,西北五省、内蒙古及其他会员单位;南一区:苏浙沪皖湘鄂及城市会员单位;南二区,云贵川渝藏及城市会员单位;南三区,粤桂闽赣琼及城市会员单位。
男子U13组,共有40个省、市地方赛事办公室举行了地方预选赛,共351支球队7681名参赛,进行了944场比赛。大区赛于7月10日至23日在沈阳、青岛、银川、盐城、泸西、漳州六个大区进行,共84支球队1762名球员参赛,进行了237场比赛。全国总决赛小组赛阶段在沈阳和平和沈阳城建赛区进行,32支球队693名球员参赛,进行64场比赛。总决赛淘汰排位赛阶段比赛在沈阳赛区进行,16支球队进行34场比赛。
男子U15组,预选赛阶段,41个省、市地方赛事办公室组织了预选赛,共有446支球队10270名球员参加,进行了1239场比赛。大区赛阶段,南一区、南三区各16支球队,北二区15支球队,北三区、南二区12支球队,北一区10支球队,总计81支球队1758名球员参赛,进行了235场比赛。全国总决赛阶段32支队伍,小组赛结合淘汰赛,697名队员参赛,进行了96场比赛,泰山U15队最终夺冠。
的阅读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