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足球”断层问题
除了人才过早流失和成才体系在战术位置上的严重失衡,“美丽足球(Joga Bonito)”的巴西足球文化本身被强行打断,也是深层原因。
21世纪以来,曾经风格独特的英格兰、西班牙和荷兰都在尝试多元化,通过更频繁的交流不断丰富国家队的战术。但巴西队仍然困在“美丽足球”“桑巴足球”曾经的影子中。
巴西人不肯承认的一个现实:在全球化、多元化时代,所谓巴西的“美丽足球”更像营销口号,而不是具体的战术意识形态。曾在2008/09赛季为狼堡夺得德甲冠军的巴西前锋格拉菲特,早在去年多利瓦尔上任时就已断言:贝利为象征的“美丽足球”,在巴西已不复存在。巴西足球历史学家戈麦斯表示:巴西“美丽足球”文化失去传承,源于20年前欧盟法律的变更。非欧盟身份球员更容易在欧洲立足,导致巴西球员空前规模的流失,一直持续至今。
但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巴西被认为能以“美丽足球”方式决定比赛的天赋球员,在本土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也没有充分吸收“美丽足球”理念,就被挖到欧洲接受欧洲足球文化流水线的“加工”。巴西式的足球风格被打磨修剪,以便让他们更符合欧洲足球的要求。就像工业原材料的出口一样,欧洲发达国家从巴西攫取的不是铜、石油或锂,而是足球人才。就像多数失去原材料的国家无法顺利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一样,失去足球人才的巴西足球,也不再像贝利时代能建立一支拥有统一且高质量“美丽足球”风格的国家队。
格拉菲特强调被“欧洲化”的巴西球员,与巴西本土球员之间在节奏、速度和足球理念方面差异巨大,两种风格在大赛上冲突明显,2022年世界杯就是典型。巴西名宿托斯唐在《环球体育》的专栏中,同样强调巴西足球风格的割裂:“我们需要特殊的东西,完成从战术到团队理念的一致化。”这方面,近年阿根廷队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战术理念一致,团队精神超越个人发挥。阿根廷拥有巴西队所没有的一切:稳定、训练有素和连贯性。正如巴西后卫马基尼奥斯所言:巴西球员一直在不断相互认识,阿根廷人彼此已了如指掌,甚至没有梅西也能对巴西打出创纪录的大胜。
巴西足球人才过早流失另一个深远影响,就是巴西球迷对国家队热情迅速降温,主流情绪是麻木和听之任之。最近十多年,巴西媒体一直对国家队与球迷缺乏紧密联系非常担忧。过早离开巴西,导致很多在欧洲踢球的巴西国脚与球迷没有真正的近距离联系。同时巴西队多年来一直在世界各地踢商业赛淘金,当巴西足协把商业收入放在第一位,与球迷的情感联系必然会被削弱。
巴西球迷过去对国家队失败的愤怒,转化为社媒时代人们对国脚们随意的冷嘲热讽。这又从另一方面,增加了巴西国脚们回国参赛的心理压力。球员与球迷之间的情感隔阂,作为巴西足球人才过早流失的巨大副作用之一,同样在阻碍巴西队像过去那样形成统一且团结的球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