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尚十二年,迷茫的轮回

半决赛对西班牙,有记者质问德尚,法国队为何战术僵化、内容乏味。法国主帅面部肌肉夸张的扭曲,激动地让对方去看别队比赛,傲慢和偏执之情溢于言表。但提问的瑞典记者只是代表了大多数媒体和球迷的心声:经过了长达十二年的执教,德尚的法国队不仅是令人审美疲劳的问题,而是各方面都已严重僵化,很难得到改变的问题。
德尚的法国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勒夫的德国,后者执教德国队十五年之久,也同样将德国队带上过世界冠军的巅峰,甚至用二队出赛都可以拿到联合会杯冠军。但就是因为年深日久,渐趋保守僵化。也许勒夫2018年世界杯小组赛出局后就该离开,结果他还是留到了2021年欧洲杯后。如此长时间积累的问题,直到这届本土欧洲杯,德国队都还没有完全解决。
虽然《队报》的民意调查显示:超过50%的法国球迷希望德尚下课。但法国足协主席迪亚洛早在欧洲杯前就已表态:只要德尚带队成绩不低于八强,就能保住帅位。可是法国队还要在德尚明显愈发僵化框架下忍耐多久?
十二年,已无新意可言
本届欧洲杯,原本法国队拥有更成熟的姆巴佩,以及楚阿梅尼、卡马文加、小埃梅里、巴尔科拉等在豪门得到充分历练的新人,本该能让球迷们看到新鲜血液带来的多元化面貌。但结果却令人失望:法国队6场比赛仅有1个运动战进球,进攻方式单一,吉鲁、格列兹曼等进攻端老将状态低迷,全队射门虽然不少但转化率奇低。
姆巴佩首战受伤,德尚的战术就向保守一路倾斜。法国队真正在进攻端投入非常少,而且大部分射门都被浪费。进攻组织方面,已在沙特踢球,33岁高龄的坎特居然表现突出,实在是法国队的悲哀。即便姆巴佩复出,法国队在进攻上也是乏善可陈。可以明显看出德尚对姆巴佩的过分依赖,以及球队并不正常的队内气氛。
《队报》严厉批评了法国队的保守和不思进取,格列兹曼、姆巴佩两大进攻核心都多次被打出低于4分,甚至只有2分的超低分,更像是媒体对德尚极度失望后的发泄。蒙特卡洛电台直言不讳:“德尚历经十二年打造的这座高楼,已经开始坍塌。”十二年相同的训练方法、几乎没有改变的战术体系、心理建设模式,不但让球员自己有审美疲劳,媒体和球迷也都明显有了麻木的心态。
十年前的吉鲁、格列兹曼、坎特依旧在队内,2018年世界杯以来的主力阵容只有局部调整,还是在本泽马、瓦拉内、洛里主动要求离开的情况下。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卡马文加、楚阿梅尼甚至小埃梅里,最终还是让33岁的坎特完全压制。格列兹曼和吉鲁成为了百看已厌的主角。最终,他们也毫无悬念地没有拯救法国队。
德尚的傲慢不仅体现在他对外界质疑的轻蔑回复,甚至体现在关键的点球训练上——在淘汰赛对比利时之前,德尚都拒绝进行点球训练,而其他欧洲杯争冠球队都为此做了充分准备。
蒙特卡洛电台透露,四个月前法国队技术总监福尔涅曾希望建立覆盖法国男女足全年龄组的系统的点球练习,包括罚球技术、罚球战术和球员心理多方面,当时居然被德尚以“并不需要也缺乏尊重”为由拒绝。要知道,法国队在此前的欧洲杯和世界杯,曾先后点球输给瑞士和阿根廷!
正在失去更衣室?
法国队的危机不仅在于德尚长年执教带来的僵化,还在于近年他对姆巴佩的过度依赖,已经让更衣室有失去以往的团结和公平氛围的趋势。
法国名宿佩蒂就直言在大巴黎都闹得不得安宁的姆巴佩,并不具备担任队长的能力。但德尚还是将队长袖标交给了姆巴佩,结果也证实了佩蒂的判断。姆巴佩此前就在法国队带头拒绝与赞助商标识合影,要求重签集体肖像权合同。
如此犯上之举是兵家大忌,但德尚也没有树立自己作为教练的权威,最终是新任足协主席迪亚洛向姆巴佩妥协。这多少让人们想到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阿内尔卡、埃弗拉等球员公开“兵谏”主帅多梅内克的丑闻,也让这支法国队从肖像权合同重签开始就失去了应有的管理权威。
欧洲杯前卢卡斯重伤,经验丰富的冠军级老将退役,德尚只能重招坎特入队,同时对姆巴佩的宠溺也变本加厉。《队报》透露姆巴佩得到的特权,已经引发了更衣室的不满情绪。包括姆巴佩没有补上因背伤告假的体能训练,也得到了德尚的纵容。德尚以促进陌生球员的融合为由,擅自更改球员在更衣室的座位位置,但姆巴佩和他在法国队的“嫡系”队友依然“抱团”,这让其他球员心生嫌隙。
而且,德尚在训练中经常严厉训斥被他认为不合格的球员,却从未对姆巴佩同样标准。这次欧洲杯德尚训练中点名批评过卡马文加、格列兹曼、吉鲁,包括让格列兹曼替补的决定,也引发了大部分球员的不理解。
此外,不少球员对德尚在日常体能训练、战术训练内容单一,缺乏变化颇有微词。这次姆巴佩带头高调参与法国议会大选的政治议题,也在客观上分裂了更衣室。不少移民后裔球员支持姆巴佩,但也有球员认为欧洲杯期间应该更专注于比赛。
德尚在这个问题上,再次倒向了姆巴佩一边,没有任何的举动。于是,法国媒体打出了“姆巴佩赢,法国队输”的双关标题,也是明示德尚不该让姆巴佩成为法国队的特权球员,要知道,大赛期间注意力的分散同样是球队备战大忌。
1998年与德尚搭档中场一起夺得世界杯的佩蒂,对德尚和这支法国队的评价一针见血:“十年了,一直是这样。法国队的实力本该有更好的表现,但显然他们没有将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提高攻击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