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四队没有留洋球员
除了归化,将青年才俊送往水准更高的海外联赛锻炼,是提升球员、球队实力的一条重要道路,日韩两国、乌兹别克斯坦都在积极寻找机会将自己的球员送到高水平联赛。
本届U23亚洲杯16支参赛队,只有沙特、阿联酋、科威特、越南4支球队没有留洋球员。其他12支球队合计有留洋球员46人,这还是在不少欧美俱乐部拒绝放人的情况下统计的数字。中国U23队仅有2人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第3级别以下联赛踢球相比,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伊拉克、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尼、泰国都有球员在欧洲排名前列的顶级联赛和次级联赛的球队踢球。
本届U23亚洲杯的8强球队之中,仅有沙特和越南两队没有留洋球员,但如果上升到成年国家队层面,两国足协对留洋也是持非常积极的态度。历史性进入U23亚洲杯四强的印尼有多达6名留洋球员,留洋球员人数与同样进入四强的伊拉克并列,超过了日本与乌兹别克斯坦(5人)、韩国(2人)。小组没有出线的澳大利亚和塔吉克斯坦各有7人留洋,并列此次赛事留洋球员人数第一。
韩国队在本届U23亚洲杯无缘4强,与他们这个年龄段实力最强的旅欧球员李刚仁、梁铉俊、裴峻浩、金永鹤、金志树等因俱乐部拒绝放人无法参赛有直接关系。日本、澳大利亚、伊拉克、印尼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留洋球员无法归队的问题。
U23亚洲杯尚未结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推动年轻球员向欧洲联赛发展的工作继续进行。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也在鼓励年轻球员到俄罗斯、中东国家的联赛踢球。疯狂操作归化的伊拉克、叙利亚、印尼、马来西亚,也没有忽视年轻球员的留洋。伊拉克、叙利亚的球员更多在比较近的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联赛发展;沙特、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则利用在欧洲联赛投资的俱乐部作为球员的海外培养基地。中国不是没有在欧洲投资主流联赛俱乐部,但在吸纳新秀旅欧踢球方面,作为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