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运动后喝啤酒有好处?

对于顶级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而言,消耗大量体力的运动之后,除了必要的康复理疗,补充水分和其他身体所需元素,帮助肌肉恢复非常关键。运动后的恢复饮料市面上品类繁多,但近年一些研究表明:或许啤酒会是不错的恢复饮料。很多运动爱好者在剧烈运动后,都很想喝上一杯冰啤酒解渴。这真的会既帮助身体恢复,又能满足自己的口舌之欲吗?
大多数人通常会在高强度训练后喝一杯蛋白质奶昔,运动后饮酒,原本是传统意义上被否决的不良习惯。究竟运动后喝啤酒对恢复身体机能是利是弊?这其中的分寸,是否有明确的运动营养学依据?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有科学依据的适量饮用,偶尔喝点啤酒不会降低机体训练的效果。
新研究改变认知
啤酒是运动人群在运动后社交、庆祝胜利最常见的饮料,尽管广受欢迎,但没有运动营养专业研究啤酒对运动表现、恢复和机体适应的影响。此前酒精饮料一向被视为顶尖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的大忌,传统观点认为酒精饮料含有更高热量,会降低睾酮和生长激素水平,减慢肌肉恢复时间;另外,酒精还会影响神经系统,降低睡眠质量,导致身体机能恢复出现问题。
但2021年7月《国际运动营养与运动代谢杂志》发表的研究结果,部分地否定了这个传统认知。这个研究针对的是关于耐力运动后饮用啤酒对肌体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酒精含量不高的啤酒可能是不错的运动后恢复辅助剂,甚至在某些方面与水一样好。这个研究通过评估相关已有的16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有些改变传统认知。
根据这份研究,低酒精含量(低于4%)的啤酒可以作为运动后的有效补水剂,如果选择酒精含量较高(高于4%)的啤酒,建议与不含酒精的啤酒搭配饮用,以限制利尿导致的脱水。在无酒精啤酒中添加钠,还可以改善其补水性能,不过适口性会降低。啤酒含有多酚、抗氧化剂和抗病毒植物化合物,可以保持免疫系统强大,减少与剧烈训练相关的呼吸道感染的机会。适量饮用,身体机能和肌肉力量等基本上不会受啤酒中所含酒精影响。
当然,这些研究的结论主要基于标准化饮用量,结论可能并不适用于运动爱好者们随意摄入啤酒的情况。绍恩菲尔德博士是莱曼学院副教授兼健康运动科学顾问,他表示低度啤酒含有碳水化合物和钠,而普通的饮用水则没有,前者对运动后的机体恢复有益。而且,啤酒客观上也比饮用水更美味,这让饮用者更想多喝,从而补充更多水分。这份研究的作者贾森·韦恩博士表示,饮用低度啤酒时最好与其他非酒精饮料、食物一并摄入:“运动后人体不仅会流失水分,还会失去电解质,食物可以补充一部分。”
啤酒内的酒精每毫升有7卡路里热量,但因调味剂、混合剂和其他高热量成分,啤酒事实上含有更高热量。来自酒精的热量被认为不会提供营养价值,但啤酒却可以提供一些,例如多酚和抗氧化剂。如果运动者已经从正常食物中获得所有微量营养素的需求,可以适当享受一下啤酒的美味。
适度适量是关键
早在2007年,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研究院的加尔松就已发现无酒精或低度啤酒具有更好的补水效果。但更多的研究强调无酒精或低度啤酒的适量摄入才会有效果,而且还要添加含钠的补液。2015年发表在《国际运动营养学会杂志》的对比研究证明:运动后饮低度啤酒不会影响机体恢复,但前提是已经摄入了足够多的水。
还有研究表明,适量摄入葡萄酒和低度啤酒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但关键要素是适量。这项研究定义为女性每周饮酒不超过7杯,男性每周饮酒不超过14杯。任何高于这个标准的饮用量,都会抵消与酒精饮料相关的任何健康益处。支持运动后适量喝啤酒的研究的确有不少,但都同时强调了适量适度,也没有否认过量饮用酒精饮料对身体健康的损害。
关键要点是摄入量,如果摄入过多必然会降低运动恢复效果。绍恩菲尔德博士并不反对运动后偶尔喝一罐啤酒作为补水剂,但绝不是每天都喝,或者喝到6罐以上。啤酒每罐含有50-90卡路里,比大多数运动饮料少,但并非为零,意味着同样需要通过控制饮用量来控制体重。无酒精啤酒的效果更好,唯一缺点只是不如普通啤酒那般可口。苏黎世大学预防和运动医学中心主任医师舍尔也认为,无酒精啤酒可以成为合理的恢复饮料。
所有关于运动后是否应该适量饮用低度啤酒的研究,都倾向于鼓励运动爱好者饮用不含酒精的啤酒或低度啤酒。酒精含量至少低于4%,低于2%更佳。毕竟,锻炼身体可以释放令人愉悦的多巴胺,这让运动后的社交行为具备天然合理性。酒精对身体健康的劣处有目共睹,但不含酒精的啤酒或许是例外,可能是更好、更容易接受的恢复饮料。比如不含酒精的啤酒中的多酚,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韦恩博士强调绝对不要在运动前饮用任何酒精饮料,酒精对人体有害的脱水作用和对神经的影响,将让人无法正常锻炼身体,运动者自然无法获得想要的效果。但不含酒精的啤酒例外,2016年的研究表明,如果男性运动员在锻炼前45分钟饮用不含酒精的啤酒,那么他们在锻炼后的脱水程度会比喝啤酒后的脱水程度要低,与饮用水类似,但钠钾比例更高,有助于维持运动过程中的电解质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