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神不宁 拿什么赢
赛后不服输的滕哈赫,强调曼联并未陷入危机,只是“失望和恼火”:“因为在曼联,你必须赢得比赛。”死守“铁帅”人设的滕哈赫,依旧表示还会继续自己的铁腕管理模式:“最终还是要归于强大的个性,现在必须看看我们有多强大,球队如何更团结,以及哪些人会站出来领导球队。我们绝对需要性格、信念、韧性和决心。”
看似慷慨激昂、知耻后勇,但英国媒体和曼联球迷看到的却是球队自上而下的颓废和迷茫。埃里克森赛后呼吁曼联球员自我反思,可曼联名宿加里·内维尔,以及纽卡斯尔联名宿希勒并不这么认为。他们相信曼联球员依旧有足够的实力,教练也可以通过时间逐渐让球员适应他的战术。曼联危机的根源不是桑乔和安东尼的意外丑闻,也不是突然爆发的伤病潮,而是贯穿全年,以及过去10年一直存在的格雷泽尔家族文化。
内维尔非常气愤,认定曼联的“贪婪、纪律不严、决策优柔寡断”文化,都来自于俱乐部的金主。他和希勒都提及了贯穿2023年的俱乐部出售肥皂剧,严重影响了曼联在场内的表现。教练无法得到更多想要的球员,因为格雷泽尔家族不愿在出售前更多投入;另一方面,球员也在观望俱乐部可能的巨大变化,影响了对比赛的专注度。毕竟,无论卡塔尔还是拉特克里夫完成收购,必将对更衣室进行清洗,每个球员都要重新评估自己的处境。
滕哈赫试图在去年用迅速处理C罗的方式,于新赛季再次确立自己在更衣室的威信。但实际上,格雷泽尔家族对C罗的态度始终是不确定的,这导致C罗的问题在去年实际上拖沓了半年才真正解决。俱乐部出售问题的出尔反尔和拖沓,向更衣室传递的信息也是负面的。这让曼联球员不知所措,也让教练感受不到来自管理层的强力支持,以及长期可持续计划的趋势。
希勒非常同情滕哈赫,他认为滕哈赫承受了很多不该自己承受的压力。从C罗到桑乔,再到安东尼,俱乐部都将荷兰教练推到前台面对舆论。格雷泽尔家族躲在美国坐享丰厚的分红,却不对俱乐部的长期发展给出明确的方向:“严重的场外危机最终都会在球场上体现出来,俱乐部是否出售,教练当然有必要尽快获悉,滕哈赫需要知道自己可以拥有什么,失去什么。”
但显然,这对于滕哈赫和心神不宁的曼联球员而言,依然还是遥遥无期的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