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 全新面貌开启新征途

2022.08.22
从7月30日开始,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在各地燃起战火,到目前为止,男子U15组别和U13组别已经决出四强,而男子U19组别也结束了第一阶段的比赛,女子U15和U13组别即将开赛,其它相应的组别也将陆续进行。预计在2022年11月份,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将结束全部比赛。
万事开头难 全新面貌开启新征途

(上接头版)

【赛事组织】

首届比赛时间紧张,未来赛制更完善

需要说明的是,从6月1日落地,到7月30日开赛,准备过程不到2个月,这也导致首届中国青少年联赛在组织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BUG,比如很多地区无法举行预选赛;比赛时间略显紧张等。

预选赛的问题,主要集中在U15和U13组别,两个组别的全国总决赛定于每年暑假举行,按照正常赛制,各赛区在此之前都要举行预选赛,胜出的球队参加总决赛,但由于准备时间太短,很多地区只能指定参赛队。

同时,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原本U15组别和U13组别都是64队参加总决赛,但部分球队因故退赛,导致U15组别总决赛球队为59支,U13组别总决赛球队为57支。

相比较而言,U17组别和U19组别为报名参赛,统一组织比赛,分小组赛和决赛阶段比赛,而且时间更加灵活,比赛更加顺畅。

不过,这些问题未来应该会得到解决,第二届青少年足球联赛举行时,各地有充裕时间组织预选赛,组委会将建立退出惩罚机制(比如减少该赛区名额等),U15和U13组别的比赛安排将游刃有余。

赛事组织的另一个问题是名额分配,首届青少年足球联赛,出现了24比0、18比0的大比分,这说明各地足球发展是不均衡的。首届比赛,总决赛名额分配是按地方预选赛参赛球队数量+其它综合指标,分别是2到4个,没有预选赛的赛区,只有1个名额,即便这个赛区的球队实力很强也不行,这是没有参照指标情况下的公平做法,反过来,导致参赛球队质量差别较大,小组赛上就出现了大比分的情况,不过,进入淘汰赛阶段后,比赛变得非常激烈。

按照初步计划,随着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战绩的积累以及预选赛的恢复,未来赛事名额分配便会出现差异,这取决于各赛区在总决赛(或者分区赛)的历史战绩及考核指标(如是否中途退出等),这样,总决赛阶段比分将不会过于悬殊。

【参赛球队】

名额分配更均衡,未来分组会设种子队

首届青少年联赛,以男子U15组别和U13组别为例,分组采取自由分组,仅设置同赛区球队不同组规则,比如重庆赛区举行了预选赛,参赛球队名额较多,这些球队不在一个小组;而U13组别的广州城和广州队,是分别通过广东赛区和广州赛区进入总决赛的,广东足协和广州足协都是中国足协下属会员协会。

采取这种分组方式的原因是,首届联赛很难通过合理规则设置种子队,所以,分组实力不均是不可避免的。比如U13组别,G组有广州、广州城、申花、三镇4支中超梯队及中甲海牛梯队,H组的泰山梯队、清华附中及蓉城德瑞同样是强队;U15组也是如此,A组有泰山、海港、广州、国安4支中超梯队,还有中国足球运动学院。

这导致部分小组变成了“死亡之组”,而一部分小组比赛略显质量不足。

不过,足球永远充满惊喜,有些不被看好的球队表现抢眼,如河南星途一路杀入U13组别四强;重庆青训八中U13队在E组力压国安、大连人和翠园深足,豪取头名,随后9到16名排位赛又以3比0击败了广州城广大附中;宁夏石嘴山市体校名不见经传,但杀入八强,5到8名排位赛又以2比0击败了深圳实验学校;重庆凤中U15队是纯校园足球队,不但杀入了U15组八强,对泰山U15的半决赛打得非常激烈,随后的5到8名排位赛,他们点球击败了翠园深足U15。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未来为了各组别的均衡,随着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比赛积累得越来越多,组委会有意按照该赛事的历史战绩,未来给予部分球队种子队身份。

【参赛规则】

广外实验被取消资格,参赛规则理解现差异

此次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U13组小组赛B组比赛中,广外实验中学U13队获得小组第二,但却无缘淘汰赛。

原因在于有参赛队举报,组委会通过听证会确认,广外实验中学U13队的参赛队员中,有3人没有广外实验中学的学籍,他们是广州市第五中学的学生。最终,组委会取消了广外实验中学的参赛资格。

对于被取消淘汰赛资格,广外实验方面感觉非常委屈,此前,他们参加广东省赛区比赛时,报名材料清晰,没有隐瞒,广东省足协推荐他们参加总决赛并打了小组赛。

组委会方面认为,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打破壁垒,打破的是“体育”和“教育”间的壁垒,允许俱乐部青训梯队、社会青训机构、体校代表队和学校代表队参赛,但不意味着这些球队可以随意找其他单位球员参赛。如俱乐部梯队,不能找其他俱乐部梯队支援,青训机构、体校和学校也是如此,否则就乱套了。相关审核以注册及学籍为准。

这个事情,其实是不同级别的各组委会间对参赛规则理解不同或者疏忽造成的,在第二届赛事筹备过程中,这是必须要注意的。

【比赛场地】

缩小场地增加激烈程度,场地总体质量良好

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U15组别和U13组别的场地由标准场地更改为90×64米的场地。

对此,组委会方面表示,场地缩小是经过充分调研的,欧洲部分国家在13到15这个年龄段,也是采用缩小的场地。原因很简单,场地缩小后,比赛的激烈程度会随之增加,攻防转换次数也会增加,这种情况下,迫使球员尽快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决策能力,包括技战术能力,以应对更快的节奏和更高的强度。

记者现场观看,U15组别和U13组别的淘汰赛阶段比赛确实非常激烈,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有部分以传控为主的球队提出了异议,认为给己队带来了难度,小场有利于防反;此外,给各队训练带来了一些困难。

确实,正常场和缩小场各有利弊,而就中国足球的现状而言,两利相权从其重,中国足球当然需要更好的脚下传控,但更快的节奏、更强的对抗、更多的转换,显然更有利于中国足球的快速提升。

比赛场地方面,另一个问题是频繁使用导致的,主要出在延边海兰江赛区,因为场地相连,5号场地更有利于搭建转播台,所以,该场地每天2场左右的转播量(即比赛次数),加上突如其来的阴雨天气,导致场地使用过度。

记者实地考察发现,海兰江场地质量非常不错,天然草皮平整舒适,5号场地相邻的场地,记者拍摄的照片,一度被球迷认为是人工草皮。

组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联赛,是组委会对全国场地进行了一次全面摸排,当然,U15和U13组别的总决赛在暑假进行,场地选择肯定以东北地区为主,此次5号场地过度使用的教训,第二届时会全力避免。

【比赛裁判】

世界杯裁判组助阵,部分裁判“很不适应”

8月17日,U15组别最后一场1/4决赛,泰山梯队对阵重庆凤中,马宁+曹奕&施翔的世界杯裁判组。这成了本届赛事的一个亮点,实际上,马宁执法青少年足球联赛,进一步说明了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地位以及受重视度。

8月13日、15日和17日,记者现场观看了10场比赛,包括6场比赛的全场比赛以及4场比赛片段,净比赛时间非常高,除了小球员们非常积极的精神面貌外,更在于小球员和裁判间没有任何纠纷,各队的替补席,只有一次因为抗议而导致被警告的情况,但十来秒就平息了。

这样的净比赛时间,是值得称道的,联赛组委会人士告诉记者,此次执法的裁判都是国家级或者一级裁判,且一级裁判都是重点培养对象,可以说,除了满足各级联赛的裁判需求外,国内很多优秀裁判都在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执法。

裁判不是圣人,犯错在所难免,但小球员们高度的纪律性,保障了联赛顺利进行。

有意思的是,此次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不少裁判表示“很不适应”,原因是,他们此前执法中甲、中乙等级别比赛时,比赛节奏缓慢,动辄停顿,裁判根本遇不到体能问题,而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部分比赛节奏非常快,转换非常多,几乎没有停顿,小球员们也几乎没有“卧草”的现象,所以裁判们需要不断地跑,消耗很大,这对他们的执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实,中国足球的很多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比赛质量高了,裁判质量也会提升,此前,很多低水平裁判位居高位的现象,就是因为国内比赛少,裁判少,但随着中国青少年联赛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包括未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中国裁判的水平必然水涨船高,当然,这对裁判的评级、选拔及管理机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他亮点】

第三节、U19和U17升降级等赛制获好评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不同年龄段,赛制是不同的,以U15和U13组别为例,全场80分钟和70分钟过后,会设置25分钟的第三节比赛,该节结果不计入成绩,但可让更多孩子获得锻炼。重庆市足协技术总监、重庆青训八中U13队主教练、来自葡萄牙本菲卡的费尔南多对此赞不绝口,他甚至表示,这个设置应该是强制性的。

此外,像男子U19组别及男子U17组别决赛阶段,实行了升降级赛制,以U19为例,第一阶段是小组赛;第二阶段按照小组赛排名分组,同时实施升降级;第三阶段是最终的冠军争夺战和排位赛。该赛制最大的好处是,球队基本和同级别球队比赛,非常激烈,表现出色会升入更高级别,如此,所有的比赛都会比较激烈。以A组和B组的中超梯队为例,他们要在U19组别打15场比赛,都是水平接近的比赛,锻炼价值非常大。

值得注意的是,U15和U13组别在总决赛小组赛后,1/8决赛采取了双回合淘汰赛,目的是让各队进一步熟悉对手,避免误判出现冷门,而随后的1/4决赛、半决赛和决赛都是一回合,因为彼此都非常熟悉了,死磕便是。

【相关调研】

科技助力,U15训练营即将开营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不仅仅是比赛,其外延涵盖了技战术调研、精英球员识别、精英球员训练营等体系。

U15和U13组别进入淘汰赛阶段,很多比赛都开始采用穿戴设备进行技战术跟踪及分析,此举不仅仅是为了选材,更重要的是采集相应的数据,对国内和国外青少年联赛进行横向对比,进而找到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问题及方向。在视频分析及数据分析方面,创冰公司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这个基础上,组委会会根据统一标准进行选材、建档立卡、球员入库,其中,U15年龄段精英训练营将在9月下旬举办。

在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现场,记者注意到,中国足协技术部等相关人员进行了实地考察,李晓光、魏新等专家都到了现场观看比赛。至于参赛球队间的相互交流,更是数不胜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届赛事时间短、规模大、间歇少,组委会方面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工作人员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各地方足协更是全力付出,他们的工作未必是尽善尽美的,但所有人一起努力,参赛球队高度配合,最终保障了比赛顺利进行。

【比赛直播】

高质量8机位直播,直播场次仍需提升

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组委会和教育电视台合作,以U15组别淘汰赛的长春净月赛区和U13组别淘汰赛的龙井海兰江赛区为例,每个赛区都安排了一组8机位、带转播车的转播组及一组5机位,带轻量化转播设备的转播组,提供两种规格的转播。

转播平台包括教育电视台(频道及网络平台)、中国足协旗下的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各个平台)、足球中国(各个平台)、绿茵中国(多平台)及央视频、直播吧、足球频道等等。其中,教育电视台提供了3场7时40分的黄金时间直播。此次仅U13和U15组别的全国总决赛,转播场次为69场,仅小组赛阶段,各平台累计观看人数就达到了1280万。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在微博上带#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标签的话题,总览达到了4739万。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如此,仍有大量比赛未能转播,这让很多关心自己球队的球迷,尤其是关心自己孩子的家长心急如焚。未来,中国青少年联赛其实是可以实现绝大部分比赛甚至全部比赛都进行直播的,但这要各方通力合作。一方面,中国青少年联赛可以继续设置第三种、第四种规格的转播,比如3机位的转播、单机位的转播,辅以轻量化转播设备,同样可以提供一些质量相对较高的转播;另一方面,在预选赛,即各省市赛区选拔赛的阶段,也有必要联合当地电视台及转播机构进行转播。

【资金问题】

现金赞助商仅一家,资金缺口将越来越大

需要说明的是,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面临较大的资金问题。

首届比赛,资金支持来自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的3000万配套资金及中国足协的其它配套资金。

但现在,资金短缺的情况已经出现:赛区方面,办赛费用已经超出组委会拨款;转播方面,原定的转播预算花费较多,随后还有U19组别第二、三阶段,U17组别全部比赛,U15和U13组别的最后半决赛和决赛及女足相关比赛,转播资金超出预算板上钉钉,除非随后的比赛大幅度减少直播。

未来如果进一步扩大规模,资金问题会越来越大。

解决的办法有几个方面,一是增加赞助商。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有多个赞助商,但提供现金支持的目前只有蒙牛。实际上,很多企业可能没有意识到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对此,组委会方面对下一届赞助商寄予厚望;二是各方面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包括主办机构的进一步支持;三是国家层面,为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更多地进行资金政策方面的倾斜,以及实际的协调和支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发展,需要更强大的资金支持,而首届联赛展现出来的庞大规模、大部分比赛的高质量、转播等层面的提升,包括公众更多的关注,似乎正向我们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

最后想说的是,国家层面对于中国足球的关注,已从此前的国家队层面逐渐转向青少年足球(包括校园足球及校园足球通道)、联赛建设(青少年足球的出口)、行业作风整肃等层面,更加注重基础层面的发展和长远的效应,这也是当前中国足球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最显著特点。

在线客服 快速购买
关注 公众号
足球大赢家
关注我们
4008800246
咨询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