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队员都想证明自己”
《足球》:今年上海引进了这么多球员,目前对于这种引援构成也分为两极化态势:有人认为申花在经济低潮期能够用最实惠的价格招揽到这么多有实力的强援扩充队伍,是上佳操作;也有人认为申花队伍严重老龄化,没有追求。对于两种观点,你持什么态度?
杨旭:尽管我们队内没有喊任何口号,但我觉得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气,肯定是想有所作为。肯定不希望像外界指责的那样,老队员来到这里都只是为养老的。或许成绩会如何我们都不敢夸口,但至少每个今年加盟申花的球员都想证明,肯定不是想追求安逸和养老的,都想拿出最大的斗志来争取最佳的成绩。因为今年赛制特殊,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够利用好,可能会有奇迹。而且我觉得就看崔康熙教练的过往,以及他在中国的经历,就知道他肯定是一个有追求的教练,碌碌无为肯定不是他的追求,所以跟着他我们也都不可能得过且过。
以前有没有过练这么久不打比赛的时候?小时候有没有过?还能适应吗?
那天我仔细想了想,好像应该是国少的时候曾经封闭过三个月左右,很快又关两个月,少年队的时候太正常了,那时候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联赛中这是第一次。
联赛开打之后,原本大家觉得会很难看,但是看下来感觉吧,有的比赛也还行,但是有些比赛确实让人昏昏欲睡,是因为集训时间太长了,比赛密度太大了,疲惫所导致的吗?
你说的这两点肯定是一方面,可你说要是世界杯比赛,不也是这种赛会制集中的比赛吗?虽说那些都是高水平球员何我们这个级别不一样,但是球员的投入程度肯定是不同的。可是我们跟世界杯那样的赛会制比赛区别是什么?是球迷。有球迷和没球迷比赛,那踢起来感觉差别太大了。没球迷没观众的比赛踢起来就特别像内部教学赛,如果在现场,如果进球了,那种欢呼和呐喊,能一下子就给进球的人打一管儿鸡血,不管多累,球迷那么一喊马上就来精神了。可非常时期没有办法,只能看做这也是一种人生经历。
这幸亏今年有升降级,这要是没有升降级,比赛完全没法儿看了。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赛季开始前很多其他队球迷调侃申花,怎么申花今年怎么自信吗?降薪不同意,取消升降级也不同意,去年保级多艰难都忘了吗?就觉得今年自己一定能进小组前四吗?
虽然我来申花时间不长,但我觉得一句话就可以解释这个态度:不狂不放不申花。用东北话说,就是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因为申花有这种态度,可能才会真正吸引那么多球迷吧。申花这些年可能经历了一些坎坷,但是申花不会也不能把自己定义为保级队,毕竟城市定位和申花的历史在那里放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