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能竞争远大于辽足”

《足球》:那么你感觉从辽宁到鲁能跨度是不是挺大的?你那时候适应起来困难吗?怎么评价你自己在鲁能时期的表现?
杨旭:说实话,刚去鲁能的确有点儿不适应,最主要是对训练条件的不适应,那简直就是好的让我感觉太不真实了,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想明白,怎么同样是球员,鲁能基地的条件能好成那样,而辽足是那样,我要是不加盟鲁能,我都不知道原来足球训练条件还能这么好(笑)。加盟鲁能一共四年,踢了两年半好球吧,另外一年半属于表现平平的。为什么?因为鲁能跟辽足最大的不同就是辽足可以允许我有一段时间不进球,但是鲁能不行,那里的竞争激烈程度要远远大于辽宁。当我进球数达不到球队要求的时候,马上佩莱、西塞就来了,我的位置就岌岌可危直到失去了。
其实这个也怪不得你,因为这是中超整个思路的转变。其实你看鲁能,只有在图拔执教时代用出了本土前锋韩鹏,后来本土前锋的位置都基本被外援替代了。
是的,所以我也用了一段时间去接受了这个比较残酷的事实,而也正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打不上比赛我才选择了离开。并不是说我对鲁能没有忠诚,而是我留下没有太大的意义了。而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完全接受了本土前锋想要求生存,就要学会低头学会忘掉过去一切辉煌,从脏活累活干起,想要有球踢就要学会低头以及付出。
但整体而言,你从鲁能到天海,天海到申花,每一次看起来都不容易,但是最后往往得到的结果都不错。天海尽管解散了,但是你也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归宿。
确实,所以我说自己很幸运。我觉得这个不错的结果,源自于我对每一个接纳过我、我效力过的球队都存有感恩之心。这点我非常感谢我的妻子,因为我觉得自从结婚以后,她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责任与义务,职业球员的世界原本非常狭小,她让我知道该如何从双方立场去看理解我所处的环境,所以遇到逆境的时候我更多是从自身找原因,这样没有抱怨,就会一直向前。说起天海那时候,其实对我而言,后来寻找球队是遇到一些困难和危机的,时间已经很晚了,很多球队该确定的也都确定了,因为我们已经欠薪很久,如果我要是早点表示异议,或者提出要走,又或者把很多情况提前对外界披露,对我个人可能更有利,比如俱乐部为了息事宁人可能会早点儿放我走等等,但是当时我想了,如果我提前走了,潜在买家的信心肯定会被打击,我不是说自己多么重要了不起,但实际上我的选择肯定代表一种态度,这对于天海潜在买家肯定不是可有可无的态度。所以我就一直忍着等着,那段时间也挺迷茫和煎熬的,但只要我一想起很多队友把天海看成是最终的唯一的归宿,我也只能等,最终结果我可能左右不了,但我不会因为自己的自私破坏哪怕一点点希望。天海解散了,我遗憾,但是我所做的一切,我问心无愧。
那么你踢球这些年,在接触豪门球队的时候,你发现他们在选择球员的时候,除了能力之外,还有什么是他们也比较看重的?
怎么说呢?其实中国的职业球员资源是相对匮乏的,可能无论是豪门也好,或者其他球队也好,引进球员首先看的还是能力吧,然后一切用合同来约束好大家的责任和义务。但要说看重,那肯定谁都希望引进积极阳光的球员,能够带给球队更多正面的力量,年龄大的能给年轻球员做榜样,无怨言,年轻球员敢于更多去付出虚心向老队员学习。但我到了而立之年后就感觉,这踢球可能不是一辈子的事情,早晚得退役,但是做人真的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不能只踢球,不考虑其他的。肯定是踢球的同时也要做人甚至是先做人,再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