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脚出场难,足协能做什么?

中沙之战,国脚的状态不尽如人意,其中有多重原因,包括球员伤病、人员配置及技战术安排等,此外,他们在联赛中出场情况不佳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甚至可以说几次不应该的失误,都发生在出场时间较少的球员身上。对此,中国足协有必要和俱乐部进行积极沟通,再由俱乐部和主教练交流。虽然俱乐部无法决定主教练的用人,但积极坦诚地沟通,多少可以缓解这一尴尬。
国脚出场率不到五成
对沙特的比赛,国足首发阵容是门将王大雷;后卫李磊、蒋圣龙、蒋光太、高准翼;中场王上源、谢文能、韦世豪、曹永竞;前锋张玉宁和林良铭,替补出场的球员有韩鹏飞、拜合拉木、杨泽翔、李源一、徐皓阳和胡荷韬。
首发阵容中,蒋光太和蒋圣龙打了7场比赛(4场亚冠精英联赛、2场中超和1场超级杯),王大雷、谢文能和高准翼打了3场比赛(1场亚冠精英联赛和2场中超),其余6名球员则参加了2场中超。首发阵容合计参加了35场比赛,不算补时,理论上总比赛时间为3150分钟,但首发阵容国脚的出场时间只有2029分钟,出场率不足64.4%。
其中,蒋光太和蒋圣龙系统参加了相关赛事,曹永竞和林良铭出场时间也非常高,出场率都超过了90%。
还有3名球员出场率约是50%。韦世豪和谢文能分别是54%和53%,王大雷为41.9%,其中谢文能受到了当时王大雷被红牌罚下的影响,王大雷更是受到了红牌及停赛的双重影响。
其余4名球员,出场时间都低于50%。高准翼虽然达到了45.2%,但第2轮中超没有出场;李磊和王上源的出场率只有27%和25%,而张玉宁的出场率不到10%,作为国内最优秀的中锋,这个出场率实在是太低了。
不得不说,国脚的联赛出场率很不乐观,比赛中,队员的状态明显受到了出场不足的影响。其中王上源出现了两次不该有的失误,一次是解围踢空,一次是接队友传球失误,当然,王上源的情况有其特殊性,他在赛季初遭遇了肋骨骨裂伤病,首轮联赛没打,次轮联赛是下半场替补出场;高准翼同样出现了罕见的停球失误,他在泰山队出场时间不够,第3场比赛更是枯坐板凳。
替补出场的6名球员,韩鹏飞打满了两场中超,胡荷韬和李源一的出场率分别是74%和66.75%,其余3名球员拜合拉木、徐皓阳和杨泽翔分别是33.9%、22%和9.5%。当然,拜合拉木出场率一直都不太高,徐皓阳前5场比赛机会较少,好在最近两场比赛出场逐渐增多,杨泽翔的情况则非常不乐观,完全被摁在替补席。
截至目前,18强赛全部22名出场球员,综合出场率只有47.4%,不足一半,这是一个比较尴尬和无奈的数字。
三方沟通或可缓解困境
虽然国脚理论上是联赛中最精英的球员,但他们的出场情况却不乐观,其中有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红牌及停赛影响,比如王大雷和李源一都遭遇过停赛,谢文能则受到了王大雷红牌的影响;其二,伤病影响,王上源便是这种情况;其三,外援影响,主要是锋线外援扎堆进而影响了锋线本土球员的出场,这是张玉宁和拜合拉木面临的困境;其四,年龄影响,33岁的李磊出场时间变少和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其五,主教练影响,高准翼、杨泽翔和徐皓阳都是同样的情况,高准翼在3场比赛中的出场时间分别是90分钟、32分钟和0分钟,这很不正常,正常轮换的话,不至于第2轮中超一分钟不打。至于徐皓阳和杨泽翔,上赛季还是申花主力,但本赛季杨泽翔直接被雪藏,徐皓阳前5场也是类似的情况,最近两轮出场较多是因为球队伤病号较多。
红牌、停赛和伤病是客观因素,无法改变,此外,年龄问题和外援扎堆也算是自然规律,但并非无法改善,而主教练的用人问题自然可以“沟通”,在这几个层面,足协需要和俱乐部好好沟通一下。
此次18强赛期间,总局、足协和俱乐部建立了联动机制,实现了双向交流和联动管理。对于国脚尤其是主力和轮换国脚出场难的情况,足协自然可以和俱乐部进行沟通交流,虽然用人是主教练的问题,但积极沟通,还是有可能取得积极效果的。
以张玉宁为例,两场联赛分别是在第86分钟和第77分钟出场,实在是太少了些,是完全可以提升的。至于杨泽翔,即便不是主力,有序轮换还是很有必要的,而高准翼的情况更需引发重视。
国家队外,有关05一代球员的使用问题,足协其实也可以和俱乐部进行积极沟通。有序的年轻化,不管是对未来的国奥队,还是对俱乐部自身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