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战车,“留洋中轴”驱动

纳格尔斯曼的德国队打出欧洲杯最佳揭幕战成绩,固然有对手苏格兰实力太弱的因素,但与2006年世界杯一直到2014年世界杯夺冠的巅峰期不同,这次德国队拥有一条完整的“留洋”中轴线。哈弗茨(阿森纳)-京多安(巴萨)-克罗斯(皇马)-吕迪格(皇马)的“海归”框架,成为德国战车这次本土争冠的核心竞争力。
揭幕战轻取弱旅苏格兰,参考价值自然有限。但至少球迷们看到了纳格尔斯曼这套中轴框架,冲击德劳内杯的雄心。这四名“留洋”中轴球员都有近期欧冠夺冠经验,这对阔别大赛冠军长达10年,连续3次大赛成绩惨淡的德国队而言非常重要。只有这条欧冠冠军级中轴线高效运转,才能带动德国战车从连续3届大赛的“甲壳虫”变成能够争冠的“保时捷”。
“海归”中轴,前所未有
近年德国球员留洋人数增加,德国队主力阵容并非没有海归核心,但从未像这次般构成完整中轴线。
最近4届大赛勒夫和弗里克都曾重用“海归”,但球队框架仍以拜仁系为主。2016年欧洲杯和2018年世界杯勒夫有“海归”三中场坐镇,还有戈麦斯、德拉克斯勒这样的“僚机”。遗憾的是欧洲杯遇到真正的强队(意大利和法国)后,效果就大打折扣。
3年前欧洲杯,勒夫临战变阵3421,又召回穆勒和胡梅尔斯,启用京多安、克罗斯和吕迪格3名海归组成中后场“铁三角”。但3后卫冒险失败告终。勒夫虽然首发了“五海归”,但仍然以拜仁的框架为战术核心,德国最终也没有走出2018年世界杯小组赛出局的心理阴影。失望至极的克罗斯,甚至随后宣布从德国队退役,
两年半之前,弗里克的德国队又在卡塔尔小组赛出局,哈弗茨、京多安和吕迪格首战日本全部首发,但下半场只剩吕迪格。之后小组赛弗里克继续重用拜仁帮,对西班牙和哥斯达黎加两战,拜仁帮都有至少6人首发,同样小组赛出局惨淡收场。
其实,不是“海归”帮和拜仁体系有冲突,关键是如何融合构建的问题。这次纳格尔斯曼的德国队,就完全围绕“海归”中轴建立战术体系。
去年9月底上任后,纳格尔斯曼尝试过本土联赛球员为主的主力班底,4后卫和3后卫搭配双后腰。但连败土耳其和奥地利后,少帅下定决心说服克罗斯回归,搭建“海归”中轴。今年2月克罗斯官宣重返德国队,纳格尔斯曼让哈弗茨回到9号位,参考瓜迪奥拉在曼城对京多安的使用,让善于前插的后腰出现在10号位,对进攻提供更多帮助。
重返4231的德国队,终于在“海归”中轴带领下让人看到一流强队的大模样。3月份,“海归”中轴热身赛连胜法国和荷兰两强,意味着试验成功。本土欧洲杯揭幕战的成功,更是让所有人看到了纳格尔斯曼工作的成效。
“海归”各归其位,才能爆发
克罗斯回归,让过去3年中场失序的德国队重新找回节奏感。揭幕战上,他102次传球仅失误1次,是这位中场大师的标准发挥。皇马时代的克罗斯基本保持传球成功率90%以上的稳定性,这对急需理顺中场,将德国队从慢传控向高位压迫转换以及进攻提速,都有决定性意义。纳格尔斯曼透露去年11月已尝试说服克罗斯回归,今年2月皇马中场被少帅诚意打动,决心为最后一次欧洲杯而战。
仅仅说服克罗斯回归,只是“海归”冠军中轴发挥威力第一步。纳格尔斯曼让京多安继续担任队长,但将他从后腰提到前腰。京多安在曼城时期的前插,堪称瓜迪奥拉的战术妙笔,被纳格尔斯曼化为己用,京多安成为年轻三叉戟身后稳定的火力输出核心。早在去年9月底上任后,少帅就将队长袖标交给京多安。哪怕欧洲杯诺伊尔复出,京多安仍是队长,体现出纳格尔斯曼对中场老将的绝对信任。
哪怕京多安此前热身赛在10号位发挥不佳,被媒体和球迷呼吁换人,纳格尔斯曼依旧坚持。京多安在前场的变化是德国队进攻战术多元化的下限保障,他后撤可以在攻防转换时增加传球点,前提可以压迫对手防线。正是他的战术高适配性,确保德国队更好执行纳格尔斯曼的想要的战术多样性。
克罗斯-京多安的轴心组合一旦成功,哈弗茨和吕迪格一前一后就都能发挥各自应有的实力。
德国队苦于缺少高效中锋久矣,哈弗茨虽非传统9号,但他将自己在阿森纳的踢法带回德国,居然有无缝衔接之感。菲尔克鲁格则可以成为9号位的双保险。吕迪格虽然欧洲杯首秀不幸乌龙犯错,但仍是这条防线冠军经验最丰富的球员之一,他能够统领防守端,与皇马队友克罗斯形成防线的双核。京多安多次提及纳格尔斯曼“知人善用”对提升球队士气的重要性,就在于此。有前场和后场两位“海归”冠军级老将坐镇协调攻防,维尔茨和穆西亚拉才会有更自由的发挥。
这样的德国队,的确重回了强队、甚至争冠之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