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体育人的校园体育观

“我从读大学第一年的国庆之后,就开始当系里学会生的体育部长,所以我算半个体育人吧。”半个体育人,有一颗热爱体育的心,什么球类项目,姜庆新都愿意接触一下。虽然玩得并不出色,但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
当上体育部长后,姜庆新向学生会主席勾勒了自己四年的目标:将北师大三大球的冠军全部带回数学系。此后三年,北师大的数学系相继拿下了足球、篮球和排球的冠军,姜庆新功不可没。
对于体育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姜庆新理解很深刻,“首先,从身体健康发展角度看,校园体育对学生十分必要。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喜欢的运动,有学会运动的能力。学校方面也应该引导学生养成参与运动和锻炼的习惯,要引导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喜欢运动的孩子往往心理问题都比较少。”作为教育工作者,姜庆新十分关注青少年、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他发现真心喜欢运动的孩子,更阳光、积极,很少会出现心理上的抑郁、焦虑。“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有一些学校已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让心理有问题的孩子,通过运动真正实现转变,实现心理健康的促成。”
“既然体育是校园必须发展的项目,那么在校园里形成或者引领体育文化也是一种必需。”校园体育文化和运动文化,在姜庆新看来和文化课同等重要。“学校其实需要一些特色项目的带动,来形成自身的运动氛围和风格。这些项目可以是跳绳,也可以是足球。校园足球的普及和高水平发展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形成我们的校园足球文化。”姜庆新说。
“再者,运动本身就是体育精神的影响。尤其是球类运动,孩子们参加比赛时,实际上也在不断体验运动带来的魅力。赢球,他们如何积极追求卓越;输球,又该怎样去面对挫折。”运动充满一切可能,姜庆新希望孩子们能在运动过程中领会这个道理,“当面对所有可能性时,人们怎么去积极面对,调整心态,克服困难,这很重要。不仅是对球队和学生,对于老师也是一种正面的影响。”
“第五,从学校的角度来说,体育也是学校品牌影响力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他眼里,体育运动是一个学校、一个集体、一个品牌的重要组成。“目前也许我们的文化成绩还不能和市内的名校相提并论,但我们完全可以在其他项目上做成精品,做成品牌。”
科中的特色体育项目发展所带来的最直观的结果,在学生的体测成绩上得到了展现。“在注重发展体育项目的品牌之后,我们学生的体测成绩逐年上升。这就是对学生最直接的改变。”黄钦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