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为华:强国首轮发挥必打折扣
五大联赛甫开两轮左右就给国际比赛日拦腰打断,这已经成为历年的“惯例”,只不过今年因为有欧洲杯和奥运会的关系,这种隔断显得更加明显,五大联赛球队的磨合还没怎么看清楚,转会窗截止日的众多新闻还在消化,但本周末,我们要做的功课,却还不是转会截止日的交易对各队实力消长的评估,而是关注一连串后欧洲杯时代的国家队变更。
正如刚才所说,五大联赛球队本身的磨合都远未成型,不少球星在欧洲杯或奥运会后都推迟归队,加上伤兵因素,此前进行的两轮左右的联赛,各队还不能凑成最强阵容出战,遑论整体磨合。而这时对于国家队同样一样,甚至影响更大。
欧洲杯后不少球队不但更换了主帅,而且作为新的一个2018世界杯、2020欧洲杯周期,各支国家队都必然要进行新老交替的大换血,多名老将在2016年欧洲杯后退出国家队,对于球队短时间的影响也是必然存在的。就如本周末的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彩民就需要在各队的新老交替、主帅变更、伤兵退役等诸多方面来做功课,而状态更加因为过去的欧洲杯与奥运会相隔太近,季初完全不可掌控。
有两点需要先提请彩民在研究比赛时留心,其一是2016欧洲杯后时代的“强国弱帅”现象,国家队主帅人选与豪门俱乐部主帅人选之间的差距,在近年可谓越来越大,一方面我们在本季英超中惊呼名帅扎堆,而另一方面放眼全球,今夏的欧洲杯和美洲杯结束后,多支一线国家队的换帅都令人唏嘘。巴西从邓加换成蒂特还算够格,虽然蒂特的名气不大,但在南美足坛他带队战绩也属彪炳,且近年巴西两次换帅斯科拉里和邓加时,蒂特都是热门候选,这次也属守得云开见月明。阿根廷从马蒂诺换上包萨则完全令人跌眼镜,不过他上任后就马上能劝说梅西回心转意,也是先记头功。
阿根廷换上“弱帅”的状况,在欧洲强队中更加蔓延开来,欧洲杯多国主帅离开后,各队都陷入无名帅愿接手的情况,除了德国、法国、葡萄牙以及没有打进欧洲杯的荷兰之外,名队中意大利换成68岁的中下游俱乐部教练文图拉,西班牙换成基本只有青年军经验的洛佩特吉,英格兰换成同样只是带领中小俱乐部的阿勒代斯,比利时换成在埃弗顿也未能取得成功的马丁内斯,世界杯东道主俄罗斯在斯卢茨基一人打两份工而辞职后,也只是换上名气不大的切尔切索夫。强国无名帅,成为后欧洲杯时代的一大突出现象,新帅们首场国家队执教的表现如何值得关注,当然时间仓促下先在前任基础上小修小补,将是合适的做法。
第二点需要留意的则是欧洲区预选赛的赛制,在2015年底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抽签时,欧洲区的参赛球队只有52队,分为7组6队、2组5队的模式,小组第一晋级,8个成绩较好的小组第2(即只是直接淘汰一支小组第2名球队)再打附加赛,决出总共13个欧洲区名额,而计算小组第2名成绩时,将剔除前7组第2名球队对战同组第6名球队的成绩,以示公允。这一规定也是历届预选赛的常规了,每组因为都有像圣马力诺、安道尔这样的鱼腩,如此剔除基本没有大问题。
不过在今年5月的国际足联大会上,直布罗陀与科索沃成功加入为FIFA成员国,自然就有了参加世界杯预选赛的资格,又因为科索沃与塞尔维亚和波黑之间的政治因素,不能同组而居,故欧足联只能把直布罗陀这一“天下第一鱼腩”(因已经先加入了欧足联,从而打过2016欧洲杯预选赛,10连败、得失球2比56)分到了波黑所在的H组,而把科索沃这个相对的“硬骨头”只能放在I组,客观上令I组球队间的档次划分显得没有之前几组一般的实力分级鲜明。就拿第一场I组的芬兰(基本可属本组的第4至第5实力评级球队了)面对科索沃的比赛来看,芬兰的主胜赔率达到1.43。而其他组首轮同一档次球队面对最弱球队的交锋中,拉脱维亚客场对安道尔的客胜也低至1.27,阿塞拜疆客场对圣马力诺1.15,可见科索沃一上来比赛,其评级就已经凌驾于欧洲传统鱼腩之上。
不过由于世界杯预选赛不同此前的欧洲杯预选赛以及欧洲杯小组赛,小组第三名仍有很大机会出线导致强队“玩火”空间增加,世预赛只有小组第1名必定出线,第2名就只能打附加赛,甚至有一队还“突然死亡”,必令强队不敢像应付欧洲杯预选赛般大意。但正如上文所述因为季初磨合、人员不整、换帅等诸多因素,这首轮预选赛,强队发挥料难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