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萨高管:俱乐部目前总债务约25亿欧;拉波尔塔拯救了巴萨
巴塞罗那俱乐部司库主管费兰-奥利韦近日接受了专访,详述了债务与估值、亚马尔续约思路,以及工期延误、蒙特惠奇投入与合规审查等话题,本文是专访第二部分。

专访第一部分
以下内容是专访的第二部分:
巴萨当前财务健康如何?
现在属正常状态。我们从彻底的经济灾难走来,那原本是债权人会议级别。如今情况已正常化。确有1.5亿负净资产。今年非常项目为负亏损1700万,但经常性净利润为盈利200万。连续两年经常性为正,说明组织开始良性运转。今年非常项目为负,有欧足联处罚与主营之外的历史因素作解释。
税后亏损1700万。有观点认为,Barça Produccions减值的9000万应计入刚结束的财年而非前一财年。
让我把逻辑讲清。我们到来时,处境危急。有一种解决方式:向会员要钱。我们没有那样做,而是出售部分电视转播权,卖出10%与15%。我们征得会员同意出售服装公司BLM,也征得同意出售一家新创公司的49%,它叫Bridgeburg,用于开发俱乐部的NFT、代币与元宇宙。
这个业务现在在做什么?Bridgeburg或Barça Produccions进展如何?
回到起点很重要。彼时我们已卖出部分转播权,按常识更该卖BLM,因为它是有形资产。但我们相信BLM未来会产出并带来重要收入,于是选择出售新设公司的一部分,它当时不产生有形收益,是我们专为此组建的。我们请四大之一做了估值,约4亿。当时代币、NFT、元宇宙如同天降甘露。我们也几乎让波卡成为主赞助商,它与Spotify并列候选,那些公司有大量资金可投。这样做不惩罚俱乐部,不在卖重要资产,于是推进:出售49%股份给投资集团,股权后来有更迭。
现在开始开票了吗?
刚开始。此前因为这问题连开票都做不了。
还会继续减值吗?
不会,这家公司不会再减值,未来会运转。
按你所说,拉波尔塔董事会拯救了巴萨?
毫无疑问。举个例子:2021年我们本可以遵循教科书——别花钱建新球场。也可以慢慢拖,四年后只看政治结果,也许不错……但那会毁了俱乐部与未来。看看马竞、皇家社会、切尔西,大家都在新球场打造全新产品,VIP区域带来更多收入,而我们完全在局外。
俱乐部目前总债务多少?
经济学教科书说看负债总和,包括流动与非流动。债务约25亿欧元,已纳入部分Espai Barça。工程推进时,它在负债端确认,同时在资产端确认为既有财产。两者相加约25亿。
这不让你们担心?
一点不担心。看看《福布斯》给出的巴萨公司价值,56亿,这是外部机构结论。再看德转市场的数据,一线队估值11亿。我们账面记的是1.8亿,因为球员多来自青训,未资本化。阵容真实价值11亿,账面1.8亿。
无论如何俱乐部并不出售。
不出售。我是借此说明“价值”。拉明-亚马尔在账面为零,德转市场估值2.5亿。债务要放在体育组织语境里理解,通常按欧足联与西甲口径评估,换别的方式很难。
回看巴托梅乌时期,梅西频繁续约。拉明-亚马尔如今地位极高,是否也需要周期性延长合同改善待遇?
很复杂。拥有这一级别球星,供求法则会起作用。球员愿意留,就会待很多年。届时的董事会要持续评估。我认为当下不必忧虑。不要为未必发生之事过度担心。我们要重视这支年轻而优秀的阵容,未来几年逐步调整并改善薪资。同时我们在欧足联比率上处于偏低区间,说明做得不错。今年已有拉明加薪与德容续约。体育与经济两线高度一致,彼此清楚活动边界。我真正关心的是沿着这条线稳步前进。
相较未能按期重返诺坎普,耽误一年造成损失是否量化?
暂未量化。Espai Barça的延误归因复杂。与利马克的合同到期会有罚金,但合同也允许24小时轮班施工。开工后邻里投诉随即而来,大家对此都很熟悉。市政府随后不再允许24小时节奏,致使进度放缓。归咎于谁很难。邻居有其理由,市政府也有其立场。现实情形带来竣工延期,必然有影响。
过去两季以及本季初在蒙特惠奇比赛,俱乐部向巴塞罗那市政府支付了多少?
俱乐部为奥林匹克体育场适配与交通方案投资2000万,在蒙特惠奇投入400万,合计在23-24与24-25两季为2400万。最近几周又投入略高于100万。这对我们冲击很大,不仅收入减少,还要支付另一座球场的成本。好在这些支出一开始就纳入Espai Barça预算,我们决定去别的球场比赛时,已估算成本,并计入向会员申请举债的额度。
与刚果这样的国家签署赞助是否会伤害形象?是否做过反思?
这是复杂议题,也有道理。刚果赞助出现前,足球里已有卢旺达赞助。我们先走合规流程,这是第一步。若未获通过,就不会批准。类似情形下,也有赞助商开出巨额金额被合规否决。本案中,合规给出正面报告,评估刚果、卢旺达与该地区整体地缘政治后,认为可行。地缘政治变动频繁,立场复杂。不能接受“种族灭绝者”这类极端情形。此案合规则评估为可接受。
会员代表大会是最高治理机构。疫情过去五年,为何仍以远程方式举行?
我做这件事四年,从未亲历线下大会。很有意思,线上大会的有效参与度更高,这是可验证事实。我看过别人给我的线下大会影像,那些马拉松式会议,到最后投票时几乎没人留场,常常8到10小时。线上系统让投票时出现人数峰值,线上投票人数更多,这才是关键。